“我们对养殖设备和运输流程进行了智能化升级,采用钢结构重力式网箱内嵌HDPE小网箱的分区试养模式,实现绿鳍马面鲀陆海接力养殖。”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海盟共赢 榆您同行”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第二次会议上,企业代表与院校专家的深度交流,正是赣榆区海洋产业引才聚智、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
赣榆区临海而建、逐海而生,45.71公里黄金海岸线贯穿南北,海洋资源优势凸显。近年来,赣榆区实施“蓝色港湾”人才强区行动,通过建设海洋产业科研创新中心,创新引才模式、优化服务生态,着力构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发展格局,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海洋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建设集人才招引、技术研发、资源共享等33项服务于一体的海洋产业科研创新中心。通过延伸产业链、解构技术链等方式,绘制“人才需求地图”,首期引入7家人才服务机构,优化“企业纾困+科研共享+人才培养”一体化服务模式,辐射服务高新技术企业86家,有效夯实涉海企业基础研究、产业研发和成果转化基础。
以海洋产业科研创新中心为载体,组建海洋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吸纳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加工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43家科研机构、单位,形成“政府+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多元融合引才格局。实施“向海而兴·人才涌流”海洋人才集聚行动,举办海洋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40余场,收录200名海洋人才入库管理,柔性引进100余名人才深耕海洋产业发展,海洋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迭代升级“智汇赣榆 人才强区”4.0版人才政策,出台海洋产业人才支持专项,设立海洋产业科研创新中心“专班+专窗+专网”,为人才提供创业支持、生活服务。发挥中心人才集聚、技术集成、资源集合优势,建立“企需才到、才求企应”双向互利机制,推动15家企业需求与10所高校、科研院所学术资源精准匹配,推动科技“外援”深入涉海企业,提升海洋产业创新集群核心竞争力。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