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风采
乡村振兴
宜兴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丰硕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2

10月17日,宜兴携茶叶、蔬果、稻米等土特产以及深加工产品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成功举办专场推介会全面展示宜兴现代农业发展成就,宣传优质农产品品牌。近年来,宜兴结合地方丰富的农业资源,着力提升主导产业品质、做精特色产业品种、培优区域公用产品品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逐步把“土特产”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一是粮食生产优质丰富。宜兴现有耕地总面积58.33万亩,近年来不断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杨巷镇充分发挥稻米加工产业集聚优势,打造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目前入驻稻米加工企业16家,年加工稻米能力达100万吨。宜兴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田连片整治工作的通知》《宜兴市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意见(2022—2025年)》等政策,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创新之路。截至目前,宜兴财政投入累计达17亿元,共建成高标准农田43万余亩,水稻平均亩产从570公斤稳定提升到了600公斤以上。宜兴持续提升生猪、水产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目前生猪存栏6万余头,其中能繁母猪近7000头,家禽存栏超百万羽,羊存栏1万余只。

二是良种“芯片”链接高端。宜兴有水产养殖面积约17万亩,近年来,宜兴抓住种苗这一关键,由传统大闸蟹单一养殖转为青虾、鲈鱼、鳜鱼等多品种水产种苗集群养殖产业新格局。宜兴积极加强良种技术攻关,积极培育稳产高产的优良作物种子,位于周铁镇王茂村的宜兴市金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水稻、小麦、油菜等主粮作物的种子繁育与全产业链运营,可实现年产500万公斤南粳46、沪软玉1号、苏粳1880、浙沣糯188等多个优质品种种源,不仅可满足全市各地水稻播种需求,还辐射长三角粮食主产区。

三是品牌效应持续彰显。宜兴聚焦重点品牌培育计划,全面放大阳羡茶产业品牌效应,制定“阳羡茶”“宜兴红”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建立品牌保护联动和退出机制,规范授权使用。通过将“品牌强农、营销富民”工程作为促进乡村振兴新引擎,并将发展潜力大、产业实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品牌纳入目录管理,打造了一批具有产业领先优势、市场潜力大、营销技能强、文化底蕴深的农业品牌主体。目前,乾红·早春茶、晴兰、九香翠芽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宜兴红”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宜兴大闸蟹等14个品牌入选江苏农业品牌目录。宜兴39个企业产品品牌纳入无锡市级以上农业品牌目录,涵盖优质稻米、精细蔬菜、特色果品、名优茶叶、特种水产和花卉园艺等六大特色主导产业。目前,宜兴茶产业拥有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阳羡茶”“宜兴红”)、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阳羡雪芽”),年产值超6亿元。来源:无锡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