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墩村:党建引领促发展 富民强村启新程
近年来,双墩村党总支锚定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创新经营模式,推行“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凝聚党员干部和群众力量,形成推动双墩产业发展强大合力。
强化队伍建设 为富民强村“架梯子”
为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 促进村民增收 双墩村党总支坚持“两个强化” 不断加强“两委”队伍建设 着力提高班子成员凝聚力和战斗力 强化集体经济带头人培养,将年轻同志作为重点培养,组建村集体领导、集体经营的架构。近年来,通过业务培训、“一对一帮带”,培养出专业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同志5人,当前村集体经济带头人中年轻同志占比达70%,为双墩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强化能人队伍建设,将能人队伍做大做强摆在重要位置。在退伍军人周军标、返乡能人程学山成功创业带动群众致富的基础上,再培育本村种粮能手张会、柯学宝、杨贤宝等,不断壮大能人队伍,带动群众季节性用工20人,集体经济增收超30万元。
延长产业链条 为富民强村“铺路子”
村党总支秉持 “村居服务园区,园区带动村居”的发展理念 紧盯江淮分水岭富硒籼米、金陵野菜两大产业 依托已建成的村办稻米加工储存中心,与粮食企业围绕水稻加工销售开展深度合作,发展壮大村居自有“吉种”和“水韵双墩”牌籼米,逐步实现辖区内籼米销售取代“原粮”销售。组织村居富余劳动力组建劳务队伍,服务保障园区1200亩金陵野菜和1000亩茶叶的采摘和田间管理。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利用多乐拾趣花田等农文旅资源,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增加村居经营性收入,实现富民增收再上台阶。与市新农集团深入开展结对共建,利用“双结对 双促进”项目,对杨庄组的香樟地块进行整治,通过出售地块上的香樟树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4万元。项目完成后将土地交付于村民,每年可有效减少村集体负担8万元,同时可为村民每年增收约9万元。
提升村庄环境 为富民强村“搭台子”
学习汲取“千万工程”经验, 在已建成的“金庄有金”“古水张洼” 两个省特田基础上 再挖掘周边自然村的特色文化和特色生态 打造了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 率先打造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片 推进基层治理“1+4+1”模式,将全村86名党员细分到31个生产组,结合多年打造的“棠梨议事”“老倌亲”等党建特色品牌,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有事好商量,打造富民增收良好氛围,今年以来通过议事平台协商村务、解决矛盾60余起。此外,党总支还积极尝试农村人居环境村民自治新措施等,多措并举减少集体支出约3.8万元。
在产业发展中,双墩村党总支注重因地制宜,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在党总支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村民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村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