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渚村:生态振兴引领下的乡村新貌
近年来,宜兴市潼渚村依托环科园的环保产业优势,巧妙地将智慧环保技术融入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中,以科技创新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如今,潼渚村道路洁净、水清田沃、产业繁荣,因此荣获了“江苏文明村”和“江苏省生态村”等多项殊荣,并在去年12月成功跻身第十二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之列。
潼渚村:这个坐落于宜兴市环科园旁的美丽村落,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环保智慧和科技创新,成功实现了乡村的华丽转身。在智慧环保技术的引领下,村庄的道路变得洁净如洗,水清田沃的景象随处可见,产业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正因如此,潼渚村不仅荣获了“江苏文明村”和“江苏省生态村”等多项荣誉称号,更在去年12月成功跻身第十二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之列,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
环保科技助力生态振兴
潼渚村的生态振兴之路,离不开环保科技的强大赋能。通过引进先进的智慧环保技术,村庄不仅实现了环境的显著改善,更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生态品质,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桥西湿地公园的生态之旅
走进桥西湿地公园,仿佛踏入了一个生态的奇迹。这里,环保科技与自然美景完美融合,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生态魅力。通过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公园不仅维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成为了一个人们亲近自然、感受生态美好的理想去处。
潼渚村启动了桥西河的整治工程,对桥西自然村的100户农户实施了生活污水纳管措施,并建立了小型污水处理厂。该厂将周边的污水和雨水进行收集,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至生态湿地。湿地系统进一步对水质进行“过滤”,再排入河道。最终,河道内的水下森林系统对水质进行净化,确保河道水质常年达到Ⅲ类水标准。
通过这一系列的整治措施,桥西河不再黑臭,反而变得清澈见底。新建的慢行步道、长廊和凉亭等设施,更是将这里打造成了村民家门口的公园。此外,潼渚村还在桥西河的尽头建造了一间生态厕所,该厕所采用太阳能供电,水资源实现100%全闭路循环利用,一次补水后无需再补水。同时,潼渚村还实施了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将厨余垃圾发酵处理成有机肥,用于村庄的绿化养料。这些生态环保技术的运用,使得潼渚村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智慧管家平台助力村庄环境长效治理
潼渚村通过引入智慧环境管家平台,实现了村庄环境的长效治理。该平台集成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等多项功能,并配备了实时监测设备,对水质、保洁服务等内容进行全天候监控。一旦发现水面杂质过多,工作人员会立即联系保洁员进行处理。此外,智慧乡村管理小屋的大屏上,各类环保设备的运行状态、水质监测数据以及生态预警预测等信息一目了然。通过物联网和GPS技术的运用,全村的污水处理、生态预警等各项功能均可实现云端管理和在线监控,确保了村庄环境的持续改善。未来,潼渚村还将进一步拓展智慧农业的应用,为村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红色引擎推动持续治理
在潼渚村的智慧管家平台助力下,村庄环境的长效治理得以实现,而这背后,红色引擎的力量不容忽视。通过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潼渚村建立了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确保了各项治理措施的顺利推进。红色引擎不仅激发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更推动了村庄环境的持续改善,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智慧环境管家助力持续治理
在潼渚村,智慧环境管家的理念深入人心,村民们的环保意识显著提高,同时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如今,每家每户门前都摆放着两个垃圾桶,村民们自觉地将厨余垃圾进行分类,然后由村里统一收集并加工成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种村民的主动配合,使得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背后离不开潼渚村精细化的网格管理制度以及“党建+联户”工作模式的有力支撑。
联户制度与党建网格的融合
在潼渚村,联户制度与党建网格的有机结合,为环境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每8到10户村民组成一个联户组,并选出一位联户长,负责协调和沟通。同时,村内划分了5个党建网格,设立了14个网格党小组,充分发动125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乡村网格化治理相互促进。党组织通过选派网格党支部书记来统筹协调网格内的工作,定期召集网格员和联户长共同商讨包括环境整治在内的村情民意,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网格党小组则选派优秀党员担任联户指导员,带领落实党支部布置的各项任务。此外,每月还会进行一次考评,对表现优秀的组给予奖励,不合格者则取消全组的奖励资格。这一制度激励了村民们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文化公益活动,营造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在潼渚村的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乡村振兴的深远影响。通过联户制度与党建网格的融合,不仅推动了环境治理的进步,更激发了村民们的积极性。这种模式使得村民们能够自觉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共同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这也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的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潼渚农业的崛起
潼渚村依托其优越的生态资源,近年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并积极推动特色旅游。在稳固第一产业的基础上,该村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水稻品牌——“潼渚村原生态大米”。借助镇村联合建设的机会,该村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一个配备智慧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农业服务中心。此外,潼渚村还计划整合本地的梨子、水稻、茶叶等优质农产品,进一步发展农业精加工中心,并拓展预制菜加工、冷链物流以及体验展示等多项功能。
咖啡小屋的魅力
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潼渚村在草莓大棚种植吸引游客自行采摘的基础上,积极尝试草莓酱、草莓酒等产业链的延伸,从而为更多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该村充分利用山水林田等自然景观,结合桥西河的综合整治工程,引入了备受瞩目的咖啡小屋和围炉煮茶项目,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旅游的潜力,将桥西生态公园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和观光于一体的综合体。此外,潼渚村还紧抓露营经济和研学热等新兴乡村旅游趋势,推出了“家门口的露营地”和“潼趣”研学实践品牌,不仅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村民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咖啡小屋的吸引力
潼渚村不仅在产业结构上进行了优化,更在文化旅游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通过引入咖啡小屋和围炉煮茶等新兴项目,该村成功地将桥西生态公园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和观光于一体的综合体。这些项目的加入,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体验,也为乡村带来了新的活力,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