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村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2025 年,灵峰村紧扣“北桥振兴”总目标,围绕“党建强基、民生为本、发展固本”工作主线,努力在真抓实干中担当作为,在攻坚克难中跨越发展,在精管善治中增进福祉,助力村级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2025年工作思路
结合村工作实际,灵峰村制定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等5个大类25项小类目标任务,定人定岗定责,确保各项工作跑在前、争上游。
一是围绕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宜居高地。人居环境方面:紧扣街道工作重点,阶梯式推进灵峰村全域环境整治提升“一月一片、一季一晒、三比三看”和长效管护工作(1-3 月对康居新村、毛家桥新村和楼埂郎进行了整治提升)。积极推进谈埂上和太平桥河南河北2个特色康居乡村建设,重点推进(里浜)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村建设。结合专项债项目,对谈埂上、南太平桥、现代渔业产业园进行精细化提升整治。基础设施方面:实施灵太路、生态路北段道路黑色化改造项目(目前正在立项中)。实施楼埂郎新村天然气入户工程。计划新增汽车泊位40个。水利提升方面:全年计划改造8个自动化泵房和2个启变器。对灵峰中心河、谈埂河道进行水环境改造,增设水生植物及曝气装置,提升水域生态环境。
二是紧盯发展所需,稳步推进搬迁征收。协助完成30 亩产业用地1、5两个地块清零(和苏州市相城区北桥友邦包装厂、苏州锦峰热能有限公司洽谈中)。启动太平桥10户农户翻建工作。
三是加快转型升级,助力产业向新而行。深入推进“厂中厂”安全长效治理机制,计划全年推动完成示范厂区建设8个,提升面积不少于3万平方米。推动低效企业提质增效,持续整治提升亩均税收低于5万元的企业,全年计划完成30家。
四是探索多元发展,打通经济增收“动脉”。制定灵峰村2025年新型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村一策”项目,计划将老旧资产灵峰老小学(预期收益16万)、污水厂改造后重新出租。依托光伏改造发电项目,每年太阳能发电约80万度,预计收益25万元。计划在平天泾20亩土地堆土,增加堆土收入约40万元。积极推进83亩高标准大棚建设,抓实现代渔业产业发展。配合做好经开区富村工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工作,通过村联抱团发展(美丽三城公司),不断优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产业结构。
五是聚焦群众关切,加快民生福祉攀升。党建赋能方面:深化“海棠红·幸福里”建设,重点对谈埂小游园进行升级改造,解锁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场景。以“解题党建”项目为契机,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改造里浜群租房 5家(46户)整租试点改造项目(计划3月15日启动改造, 6月底前完成)。联合电信公司对葛家浜进行“三线”整治。制定《2025年灵峰村工作人员作风效能建设暨业务能力提升方案》,全年计划开展四期能力提升培训,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家风建设方面:以2025年省级优秀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试点为契机,全年计划开展演出12场“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让惠民服务“触手可及” 。计划举办首届家风文化节,结合网格送戏,让文明之风吹遍灵峰。
需要协调解决的事宜
拆迁建房方面:辖区内重病重残、经济困难的家庭无能力建房,农房翻建受限于村庄空间布局,村庄内部土地性质,一般农田、耕地等一直迟迟无法调整,翻建工作难度较大。建议上级部门可以对重病、经济困难的家庭进行帮扶拆迁,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困难,进一步推进村庄翻建工作。
拆迁回购方面:灵峰涉及38户拆迁回购款还未下发,建议上级部门及时安排资金下发,保障拆迁经费和过渡款按时发放到位。
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村级参与法拍流程没有具体流程的指导,导致部分工作无法顺利实施。建议上级部门能够尽快出台详细的工作指导,内容应涵盖各类工作的具体流程、责任主体以及监督机制等内容,使我们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对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意见建议
拆迁帮扶方面:对于重病、经济困难的家庭增加帮扶力度,制定“帮扶拆迁”方案,真正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同时结合村庄发展规划,加强与相关部门联动协同和对房屋翻建工作指导。
三、对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议
提能育才,做优干部成长文章。近年来,经开区、街道也多次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前往浙江、上海等地学习基层治理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既开阔了眼界也启发了思路。针对目前基层面临集体经济发展办法不多、资源限制、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等问题,建议经开区开设“头雁领航”能力提升班,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外出观摩学习,聚焦提升基层治理质效、发展特色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活学活用好的经验做法,为乡村发展蓄势赋能。
灵峰村“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交流材料
一、今年最满意的一项工作
依托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以“党建解题”思路全力破解工业区车位紧、秩序差等难题。通过“村企共建”,积极探索林荫式停车位改造有效实践和党员先锋岗管理模式,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企业停车位供需矛盾,为企业纾困提供有利组织保障。同时突出行动支部和党员示范岗作用,党群携手共同改善停车环境,积极打造“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党员结构老化。基层党员老龄化明显,缺乏年轻党员、高学历党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党员,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需要。
(二)队伍缺乏活力。基层党组织活动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导致党员队伍缺乏活力。
(三)党员凝聚力不强。部分党员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参加组织活动,导致党员归属感不强。
三、明年最想完成的工作
(一)精微善治“海棠红” 同心共筑“幸福里”
1、建好共享阵地。结合“专项债”项目,将谈埂小游园纳入“海棠红·幸福里”微改造项目,打造家门口的“口袋公园”,集党建活动、休闲娱乐、村民议事等功能于一体的微阵地。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民情收集、民主决策、联席会议、评议监督的“暖心邻里”议事会,持续组织聚合力、综合服务力、村民幸福力。 2、丰富文化供给。结合2025年省级优秀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活动,将戏曲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围绕家风建设、红色精神等主题,每月面向全村村民举办一场文化惠民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建设好“幸福里”贡献文化力量。
3、提供精准服务。在自然村、集中居住小区提供“一站式家门口”的“零距离”服务,依托海棠先锋、行动支部等力量,立足辖区群众的需求,积极实践探索“党建引领+精准服务”模式,常态化提供义诊义剪、水电维修等服务,真正实现服务群众“点对点”,将基层服务传递到“最后一站”,让群众幸福感“拔节生长”。
(二)办好惠民实事,增进民生福祉
1、道路焕新升级。聚焦公共空间,以“小切口”撬动“大提升” ,对灵太路、生态路等道路进行黑色化改造,积极推进健身步道、绿化提升、健身设施等,打造群众身边的小美好。 2、提升人居品质。围绕“住有优居”目标,优化乡村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太平桥河北建房工作,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对谈埂上、太平桥河北进行精细化提升,打造特色康居乡村,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居住品质。
3、优化产业环境。重点提升渔业产业园外部环境,推进灵埂路黑色化、路灯亮化工程,沿线布置一批氛围小景,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