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介绍
单位介绍
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迎湖村--邹敏书记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22

迎湖村荣获“江苏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一、发展现状

(一)乡村发展情况

迎湖村地处望亭镇以西,位于苏州北太湖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比邻太湖,依水而居,拥有近4公里的太湖岸线和8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积。由原来的迎湖村、孟湖村、太湖村三村合并而来,共有40个自然村庄,全村在册户籍人口1461户、6040人,常住人口近万人。下设14个党支部,党员173名。以优质水稻、绿色蔬菜两大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林果、苗木为辅的农业产业布局。农业用地面积3800余亩,承租合同面积3256.4亩,粮食7户1945亩,蔬菜3户66.46亩,林果20户683.25亩,苗木10户476.15亩。2022年,村级总收入1525.43万元,集体资产13872.79万元。

(二)乡村建设情况

人居环境有力改善。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获评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佳”典型案例。实行第三方保洁队伍分片组队包干机制,通过村干部挂钩负责制、“一村庄一方案”等形式,不断开展“剪尾巴”工程。顺利通过三河口、陈家里、赵公浜、溪桥头市级康居村庄验收,完成4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完成高标准农田最后一块拼图。助力全镇获评省级垃圾分类示范镇高分通过验收。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完成浪浒桥改造工程,顺利通过市级危桥挂牌验收。灯光篮球场亮相迎湖公园,持续满足“家门口”的健身需求。完成迎湖农贸市场整治、新浪路改造、东西庙浜路灯亮化,村庄主次干道旧貌换新颜。民生事业稳步前行。依托党群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积极组织“情暖重阳 岁月如歌”等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为辖区村民提供便利。优化村级便民中心职能,大力推进4个“一件事”套餐式服务,退休人员办理、困难人员申报认定、失业登记、丧葬费领取等基础民生事务一站式办理。开展妇女微家服务赋能项目,获评相城区巾帼文明岗。打造“假日课堂”品牌,关心下一代活动成效显著,获评苏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实施精准帮扶,切实改善困难家庭生活质量。

(三)乡村治理情况

建强体系赋能网格实效。迎湖村持续构建“村党委—自然村党支部—村民党小组—党员群众”四级组织“根系”架构,并通过小型化专项行动支部让党组织的脉络融入日常生活、深入基层末梢。大力推进支部规范行动,形成了村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的良性互动,不断释放组织动能。建章立制推动党员下沉。集结26人海棠先锋队伍,与村“两委”齐心协力共同奔赴。“一墙一壁”海棠先锋亮身份,畅通村民与党员之间的意见信息反馈渠道,形成了“群众—党员—党组织横向流动”沟通闭环。建好阵地切实发挥作用。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建立“1+2+N”党群服务体系(即1个党群服务中心,2个党群服务站和 N个党员红色小屋),以点带面扩大服务覆盖。

坚持以党建为核心、“三治融合”为重点的“一核三治”基层治理体系,党群共建“善治乡村”,不断提升治理效能。聚焦自治固本,打造全民治理新形态。以绿色生态为底色,抢抓数字化新机遇,成功创建首批苏州市智慧乡村示范村。将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融入到乡村旅游、人居环境等工作中,打造数字化治理平台,通过引入智慧化、数字化的形式,及时了解村民所求所盼、协调解决村民所忧所难,不断调动党员和村民参与治理、主动治理的积极性。聚焦法治保障,激发和谐稳定新活力。定期指导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乡村建设,筑牢乡村治理的法治根基。推进“八五”普法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群众、融入生活。积极打造北太湖法治文化带,为争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蓄力。聚焦德治润心,塑形基层治理新典范。推行道德评议会,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进一步弘扬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村庄治理模式。

始终坚持“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挖掘乡土文化。利用太湖文化、稻作文化两大优势,深入挖掘迎湖历史典故,着手修编《迎湖村志》,注重传承“旗袍”“明清红木家具技艺”等非遗文化,让乡土文化的活力进一步充盈迎湖乡村文明的底蕴。融合文明实践。定期开展道德讲堂、“传家风、绘美扇”“家风如雨 立德树人”等主题活动,以传承良好家风进一步助推乡风文明。在民宿开展主题讨论、举办小型音乐会等新元素、新形式的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创建条件

(一)创建优势

近年来,迎湖村锚定“优美兴旺”总目标,围绕“当好农文旅创融合发展示范员”的定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贯通“乡村振兴”产业链,积极探索以红韵太湖为底色、共同富裕为追求、暖心服务为抓手的迎湖乡村振兴之路。先后获评全国“千村万寨展新颜”展示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森林乡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省休闲农业精品村、江苏省水美村庄、江苏省“一村一店一品”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先锋村、苏州市文明村、苏州市百强村、苏州市美丽村庄示范点、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等荣誉称号。

迎湖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统筹乡村发展,实现了工业起家、农业保家、旅游旺家、环境美家。因路而起,一条路兴起了产业强村。迎湖村由原迎湖、太湖、孟湖三村合并而来,原因紧靠太湖,位置偏僻,发展受限。一条连接大运河和北太湖的御亭路打通后,原先的劣势变成优势。抢抓机遇,迎湖村以攻坚的姿态“优环境、强规范、降隐患”,促进老工业区转型升级,截止目前已承载了包括世界500强配套企业在内的200多家企业,有效地带动了经济发展,形成了当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局面。因农而名,一片田种出了江南味道。种植水稻2000余亩,稻香阵阵、麦浪滚滚。高标准农田、智能水稻系统、无人农场,迎湖村大力推广优质水稻新品种、绿色防控种植与智慧农业技术,形成了以“金香溢”为重点的优质农产品品牌矩阵。“春种彩稻夏观景,冬种油菜春赏花”成就“太湖稻城、油菜花海”的壮观景象。因湖而兴,一座湖带旺了美丽村庄。迎湖村从做美环境开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结合北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规划,先后完成 19个三星级康居村庄和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全域共治、全民共享的工作模式,让一个个小村庄美丽蝶变为“生态美、风貌美、环境美、民风美、生活美”的水乡田园。先后培育发展了二十多家农家乐、民宿、咖啡馆、露营基地、精品果园,每年吸引大批游客进村、赏花、看景、尝美食,再现了白居易笔下“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的繁华盛景。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朱伟琪、“林莓莓”品牌创始人林亚萍、“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朱赟德等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和61家农业科技公司齐聚迎湖,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二)短板弱项

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村庄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还存在不平衡、长效管理失位等,亟需进一步提升改进。传统文化附加值开发不足,缺少节庆活动、文体活动的筹谋策划,缺乏进一步聚拢人气、促进农民增收的条件。

迎湖村有8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40个自然村庄,常住人口近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1806人,占户籍人口29.9%。村庄面积较大,老年人占比较高,思维跟不上现代,给人居环境长效管理以及基层治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当前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主要采取景村联动发展的模式,同步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讲解,对于北太湖旅游度假区举办的旅游节等活动依赖性较强,而度假区的人气主要集中在油菜花季和稻香季两段时间,其余时间段缺乏吸引人气的亮点和规划。创新思维不足。没有进一步拓宽思路,利用稻作、工业遗存等文化元素,打造文创+旅游+文化拓展为核心的多元景观亮点。同时,未充分开发党群服务站的休闲旅游服务功能,未能给附近家庭农庄等经营户提供平台服务和乡村旅游推广。

三、思路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相城“双中心”建设崭新使命,围绕望亭“发挥临锡优势、融入科创格局”的发展要求,进一步促发展、强特色、善治理、惠民生,更好地统筹乡村发展,奋力绘就迎湖村“强富美高”新蓝图。

迎湖村将继续锚定“优美兴旺”总目标,不断巩固“农文旅创融合发展示范员”的优势定位,通过做美农村人居环境、数字赋能基层治理,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提升为民服务,开拓创新、扬优乘势,不断探索美丽乡村为底色、共同富裕为追求、智慧服务为抓手的迎湖乡村振兴之路。依托太湖生态资源,拓展“迎”风而行,共“树”振兴结对共建效能,广泛吸收借鉴树山、鸿山等周边兄弟单位的先进发展经验,更好地融入“环太湖科创圈”,打出迎湖乡村振兴更亮名片。

四、创建任务

(一)促进农文旅创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兰朵·北湖(望亭水晶厂地块)项目建设,助力数字文化、文旅消费产业及相关上下链延伸,促进旅游、消费、康娱产业综合竞争力。潜沉升华迎湖乡土文化,利用太湖、稻作两大天然传统优势,塑造先进典型,正向打响迎湖文化品牌。整合稻香公园、游客中心、特色田园乡村、食味南河港农家乐美食街区、乡村会客厅、太湖边咖啡馆、御风野奢运动中心、风情顺堤河、金沙滩露营基地等特色点位的生态休闲游路线。吸引游客穿越油菜花海、置身乡间田野。看书、品茶,享时令美食;漫步湿地、露天观影,望湖而栖;微风拂过,阵阵花香驱散久积疲惫。“醉”在田园,不负春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意境、“桃红复含宿雨”的田园美景,体味“桃李罗堂前”的诗意,感受“依依墟里烟”的乡愁。

(二)厚植乡村振兴人才底蕴。坚持“引才”“培才”多措并举,聚焦“引凤养凤”,深入挖掘本土技艺人才,引进创客休闲人才,培育农业发展队伍,全力推动产业提质、文旅融合,走新、走实农文旅有机融合的新路径。提升队伍专业水平,结合总书记提出的干部“七种能力”,切实提升村级干部工作效能,激发基层活力。

(三)持续巩固历史文脉传承。最大限度保护好南河港、仁巷两处村落的绿色生态底色,维护典型江南水乡特色村庄风貌。进一步提升南河港党建示范村,优化乡村会客厅、议事长廊、美丽庭院红色研学路线,擦亮乡村振兴“第一窗口”。深入挖掘迎湖历史典故,梳理历史脉络,展现迎湖奋斗故事。依托乡忆馆,重现年代记忆,留住迎湖乡愁。

(四)深入推进人居环境建设。围绕太湖沿线特色田园乡村跨域示范区建设,巩固原有21个三星级康居村庄和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成效,紧扣“生态美、风貌美、环境美、民风美、生活美”的水乡田园底色,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陆家桥-寺前主干道亮化工程、马干头河道清淤工程,优化“食味南河港”农家乐主题街区,提升精品民宿业态质量,拓展美丽庭院覆盖面,绘就一幅幅身居乡野、推窗即景的乡村画卷,争创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推进迎湖村乡村治理积分管理全覆盖。

(五)激发党建引领新动能。牢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激发基层党建新动能。一是点亮党建引领示范窗口。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书记项目,擦亮“胜利梦想”党建品牌,优化基层治理模式,擦亮迎湖乡村振兴红韵底色。进一步夯实两新党建工作基础,实现50人以上有党员企业组织全覆盖。二是重塑党群服务阵地新貌。以四星级党组织评创为主抓手,提高党建阵地使用率,促使党员教育全覆盖。用好“运河红帆”智慧党建系统,助力党务管理、志愿服务、教育培训等工作。三是迭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抓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根系工程”,集中开展网格支部赋能行动,巩固拓展省级文明村建设成果,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党建和治理的迎湖实践经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迎湖村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做好规划编制组织实施等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二)加大投入保障。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为推进示范村创建提供资金保障。

(三)广泛宣传动员。大力宣传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行动,动员广大群众投工投劳,把各方力量、各种资源汇集到乡村建设中来。

(四)加强考核督查。按照市级、县级支农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严格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做到专款专用。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全程跟踪监管,严把质量和工期关,注重节点控制,强化进度管理,强化安全监管,强化文明施工,细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层层落实责任,建立良好的互动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