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线
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村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02

严家桥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北,有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现代活力的村庄——严家桥村。这里不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锡剧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四大家族唐氏家族的发祥地,更是无锡老革命活动的重要根据地。严家桥村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地。  

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严家桥村的成功离不开党建的引领。村党组织将党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围绕“古韵初心地,振兴先锋村”的发展主线,紧扣乡村振兴和农文旅发展的重点任务,将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严家桥村成立了专门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由村党组织书记亲自挂帅,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例如,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听取各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狠抓队伍建设 为了提升干部队伍的专业能力,严家桥村优化了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农业技术专家和文旅行业精英为党员干部授课,开展实地考察学习活动,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例如,每年组织党员干部到周边先进乡村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2023年,村党组织表彰了10名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激励更多干部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三)培养创新意识 严家桥村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和文化创新,探索适合本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在农业种植方面,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例如,引进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精准灌溉,节约用水,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创新运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提升项目的市场竞争力。例如,与一家知名旅游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唐苑景区,通过专业运营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特色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 严家桥村的乡村振兴离不开特色产业的支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严家桥村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夯实农业基础 严家桥村依托稻米、油菜花、春桃、雪桃等特色农作物,建设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并完成近2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严家桥大米凭借稳定优质的口感与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广受欢迎的品牌,荣获“江苏好大米”金奖。在种植过程中,严家桥村注重绿色生态种植,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例如,与当地农业科研机构合作,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线上销售平台等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2023年,严家桥村举办了第三届农产品展销会,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大量采购商,销售额达到500万元。 

(二)坚持文农为根,探索商旅润色 严家桥村利用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区位优势,建成唐苑展馆集群、花海景区、露营基地等旅游景点。连续四年举办“风筝节”“油菜花节”和“稻香文化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在节庆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注重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融入锡剧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文化元素,提升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例如,在2023年的“油菜花节”上,邀请了当地锡剧团进行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同时,通过与周边景区和旅游企业合作,推出旅游线路和套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23年,严家桥村与周边三个景区合作,推出“严家桥一日游”旅游线路,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 

(三)传承红色基因,助推文旅产业 严家桥村构建了“古韵初心地,振兴先锋村”红色品牌,充分发挥革命历史陈列馆和唐苑的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讲座、红色主题展览等活动,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例如,2023年,严家桥村举办了“红色故事分享会”,邀请老党员讲述革命历史,吸引了大量村民和游客参加。同时,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如红色研学线路、红色主题民宿等,将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2023年,严家桥村推出了“红色研学之旅”线路,吸引了多所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学习。  

三、激活资源品牌优势:提升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严家桥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搭建创业平台、强化品牌形象,提升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盘活闲置资产 严家桥村全面摸底排查闲置土地、废旧厂房和办公场所等村级资产资源,通过资源发包和物业出租等方式,不断提升集体经济的稳定收入。例如,将闲置的旧厂房改造成文化创意工作室、农产品加工车间等,吸引创业者和企业入驻,为村集体带来稳定的租金收入。 2023年,通过出租闲置厂房,村集体收入增加了30万元。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将闲置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规模化农业种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23年,严家桥村流转了500亩闲置土地,用于种植油菜花和水稻,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 

(二)搭建创业平台 严家桥村联合美晨公司、丽安村、南村村等共同投资成立无锡严家桥农文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搭建农村创业就业平台。通过提供创业培训、技术支持、资金扶持等服务,吸引返乡创业人员和大学生创业,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例如,设立创业基金,为创业者提供启动资金支持;建立创业导师团队,为创业者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2023年,创业基金为5名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了总计100万元的启动资金支持,帮助他们成功创业。

(三)强化品牌形象 严家桥村依托“三地一村四码头”的独特优势,加大对中国传统村落和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拍摄宣传视频、在主流媒体上进行报道等方式,提升严家桥村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例如,2023年,严家桥村拍摄了一部宣传视频《古韵严家桥》,在多个主流媒体上播放,吸引了大量关注。同时,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形象标识和宣传口号,如“古韵严家桥,魅力新乡村”,并在旅游景点、农产品包装、宣传资料等地方广泛使用,增强品牌的辨识度和影响力。2023年,严家桥村在农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古韵严家桥”品牌形象标识,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乡村振兴的生活品质 严家桥村通过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了乡村生活品质。 

(一)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严家桥村完成界州等自然村改造,开展河道清淤、墙面彩绘、道路修复等工程。打造“美丽庭院”1006户,推进西三家新村等农房翻建项目。在村庄改造过程中,注重保留和传承地方特色建筑风格,如白墙黛瓦、马头墙等,使村庄既有现代生活的便利,又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例如,2023年,严家桥村对界州自然村进行了全面改造,修复了古建筑,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同时,通过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激发村民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2023年,严家桥村评选出50户“美丽庭院”示范户,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村民参与环境整治。 

(二)完善基础设施 严家桥村新增车位超400个、太阳能路灯约200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注重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与村庄发展相协调。例如,在旅游景区和人口密集区域合理设置停车场,解决游客和村民停车难的问题;安装太阳能路灯,既节能环保,又提升了村庄的夜间照明条件。2023年,严家桥村在唐苑景区新增了100个停车位,安装了50盏太阳能路灯,提升了景区的服务水平。 

(三)丰富文化活动 严家桥村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建成“贤德广场”,弘扬模范精神。在严家桥小学开设“红领巾锡剧班”,依托革命历史陈列馆等阵地开展红色教育、非遗体验、家风家教等文明实践活动600余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例如,2023年,严家桥村在“贤德广场”举办了“道德模范表彰大会”,表彰了10名道德模范,弘扬了正能量。同时,通过文化活动的举办,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2023年,严家桥村举办了“红色文化体验周”活动,吸引了大量村民和游客参加,提升了乡村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