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线
镇江市丹徒区宜城街道西麓村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14

西麓村:农旅相融 生态宜居乡村

西麓村地处丹徒区南段,交通便利,治安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村共有六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地域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00余亩。西麓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侨务工作示范社区”、“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江苏省生态村”、“镇江市先进基层组织”、“镇江市五星级党支部”、“丹徒区五好基层党组织”等,连续3届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文明村”

一、古树为轴织锦绣和美乡村入画来

西麓村紧扣“守护古树、焕新田园、提升人居”三大主线,以古树保护为轴心,串联生态修复、环境整治、产业融合全链条,绘就“树在村中、村在景中、景在业中”的和美乡村新画卷,让百年古树与现代化乡村共谱共生乐章。针对传统菜地“散乱杂”痛点,西麓村创新模式,采用栅栏,透水砖统一围边;推广“菜园+花园”模式,改善传统种植方式,鼓励村民在菜地边缘种植观赏性植物,打造“可食可赏”地景。西麓村对道路提档升级进一步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对道路沿线进行美化、亮化,改善了村容村貌进一步保障村民出行舒适度和安全感,同时大力实施白露内河、胜利河河道清理整治工程。描绘出一幅古树盘根,菜园叠翠,环境优美的乡村画卷。

二、创新“积分制+以劳换资”机制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西麓村深化党建引领,将“积分制”与“以劳换资”机制深度融合,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探索走出一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路径。西麓村以党建网格为抓手,构建“网格+定组干部+组长”包片责任体系,将全村划分为23个责任区,依托数字乡村“苏兴农”微信小程序,村民可以随时扫码上传环境整治对比照片,让村民“动动手指”就能参与监督。“小积分”攒出“大文明”,“以劳换资”换来“和美家园”,随着“积分制”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实现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党群齐心共同干”的蝶变,逐渐走出了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径。西麓村将拓展积分应用场景,衔接乡村文明,产业发展等领域,让“治理红利”持续释放,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源头活水。

三、以党建为纽带,构建文化传承

乡村振兴,文化铸魂。西麓村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原则,结合党建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多形式的惠民演出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西麓村党委连续多年举办“乡村春晚”、“周周乐”“送戏下乡”等文艺演出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将作品送到群众家门口,送到群众心坎上。不仅有效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内涵,将真正的文化惠民、为民办事实事、服务群众落到了实处,也弘扬了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好、发扬好,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