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在线
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0

竹镇镇地处南京市六合区西北部,与安徽省来安县、天长市接壤,是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级卫生镇、国家级生态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江苏省文明镇和百家名镇,是江苏六合现代农业产业园所在地。镇域面积211平方公里,现辖11个村(社区)、1个林场,总人口6.6万人。竹镇镇交通条件便利,宁淮高速、西部干线贯穿南北,北部干线连接东西,向阳河水路直达滁河。

生态环境优美。竹镇为低山丘陵地貌,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走势,农田错落有致。境内有主河道3条,与长江支流滁河相连,有大泉水库、山湖水库、大河桥水库等三座中型水库,有21座小型水库,全镇林木覆盖率达43%以上,山灵水秀,以大泉湖—止马岭为核心山水相连、植被广袤,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江苏省、南京市空气质量标准对照区,南京市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革命历史悠久。竹镇曾是“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新四军第一派出所”和“新四军江北农村第一党支部”所在地,抗日战争史上,有142名竹镇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近年来,先后涌现了“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全国道德模范教师”徐其军等先进人物。

民族特色鲜明。竹镇是千年古镇,已有1500多年历史,记载古称“士林”“竹墩”,南宋时期为避庙讳,更名为竹镇,现居住着24个族别1.2万少数民族人口,是江苏省两个民族乡镇之一。2014年,国家民委授予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称号。竹镇境内清真寺、清真女学、明清老街等人文景观保存完好,竹镇民族女子高跷舞龙、手狮舞被收录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竹镇镇规划定位功能为南京市具有民族特色的重要古镇、六合区西北部中心、以旅游服务和现代农业相关加工业为主体的园林宜居新市镇,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集中打造以大泉湖片区为核心、金磁与止马岭片区协同的“一核两翼”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区,以现代农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大泉湖、止马岭、梅云民宿等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产镇融合亮点频出。竹镇镇聚焦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特色,建成青萝卜产业基地、金陵国卉牡丹园等农业重点项目,集中整合全镇特色农产品资源,做强“多彩竹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另一方面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与南农大、中科院中山植物所、省农科院积极开展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

农旅融合精彩纷呈。依托大泉湖止马岭的自然山水资源,彰显生态特色与优质景观,以特色农业和深厚的红色底蕴为基,结合“千年古镇、红色故里、绿色生态、民族风情”四张名片,深耕农旅融合,聚力发展休闲民宿产业,以农业观光、农业科普、健康养生为特色,开发红色教育故里游、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游、民族风情体验游、鲜果采摘亲子游四条精品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