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线
江阴市夏港街道长江村--李洪耀书记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8

长江村:突破千亿的幸福村庄

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长江村总面积5.1平方公里,拥有19个村民小组,3580个村民。 曾经的长江村是江边的一个贫穷小渔村,“一穷二白”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70年代起,李良宝老书记深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以村里凑出的700元创建两座小砖窑起家,经济实力逐年攀升,到1983年,全村工副两业产值突破500万元;到1993年,全村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当年江阴市三个亿元村之一。  时至今日,村级经济实体——江苏新长江集团营收已超1000亿元,实现了“千亿集团”的目标,正朝着“百年企业”继续奋进。 2013年村书记李洪耀接过发展的接力棒,秉承“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政府增光彩、不为政府添麻烦”等老书记思想,发扬长江人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品德,以产业振兴推动全面振兴,经济与民生两翼协同高质量发展,擘画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江尾海头幸福村图景。 长江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十大国际名村”“中国幸福村”等。   

高颜值打造生态,唱响长江大保护之歌。长江村依江而建、因江而兴,6公里长江岸线是其得天独厚的资源。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思想指导下,长江村以创新为引擎、协调为支撑、绿色为标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一是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始终以“美丽长江”“生态长江”为使命担当,坚决落实长江大保护政策,果断关停占全球一半份额的合成蒽醌生产“隐形冠军”企业——长江化工厂。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发展对环境和容量的压力,筑牢长江生态屏障。  二是坚定不移推动低碳发展。围绕“零碳园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岸线优势资源,全面挖掘港口经济潜在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大市场、大项目、大平台建设为依托,优化发展模式,提升港口能级,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低碳设备投入,绿色港口成为长江村一道靓丽风景。 三是坚定不移推动循环发展。2009年在浙江舟山定海区投资建设了集造船、修船、拆船、二手船交易、金属资源利用和海洋工程为一体的大型船舶产业园。通过不懈努力,成功打造了“废船拆解—废铁冶炼—钢材轧制—船舶修造—远洋运输”全流程循环经济产业链,被评为“2017中国循环经济年度最佳实践”,并在北京展览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第六展区展出。   

高水平推进富民,共享乡村振兴成果。围绕共同富裕,长江村全力构建“强富美高”新家园,展现“实力长江、美丽长江、和谐长江”的生动画卷。 一是致力打造经济强村。“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实体经济强大了,才有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底气。为此,长江村始终围绕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抢抓发展乡镇企业、深化企业改革等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大力实施科技人才资本战略,逐步形成了冶金制造、港口物流、船舶工业、高端房产和金融投资五大行业。新长江集团连续多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二是致力打造百姓富村。就业上,全村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充分就业;收入上,除了工资性收入,还有股金收入、保障性收入、福利性收入等多种收入;保障上,在“送别墅、送股份、送现金”的“老三送”基础上,又推出了“送文化、送健康、送保障”的“新三送”措施,定期组织村民免费体检、旅游等等,全村村民过上“家家住别墅、人人有股份、户户有存款、个个有金银、处处有美景”的富裕生活。  三是致力打造美丽名村。高起点定位新农村建设、高标准打造精致人居环境。按照“南北生态园,中间有花园”的布局,村北产业集中区200亩农林科技园,既是生态屏障,又是宜工宜商的绿色“钱袋子”;村中120亩中央花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镶嵌于村民别墅中,绘就风景如画的“美村子”;村南1000亩的长江之星湿地生态园,是宜乐宜游的“氧罐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  

50多年接续奋斗,长江村从一个江边小渔村蜕变成为中国幸福村,村民年均收入超过10万元。富裕起来的长江村始终高擎“发展”与“富民”两面旗帜,在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着眼共富大局,落实共富行动,先后与陕西延川梁家河、新疆央布拉克村以及江苏徐州仝海村、盐城淮河村等开展结对帮扶,红石榴计划定向支持少数民族村庄,推进共同富裕。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长江大保护和乡村振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应久久为功、戮力前行。保护长江、振兴乡村,长江儿女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