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丰社区:村景和谐 禅意突出
近年来,滨湖区积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度挖掘乡村资源,探索高水平规划路径,赋能和美乡村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群丰社区村庄规划基于乡村、旅游、山水、田园的优质基底,紧抓地缘优势,依托享誉盛名的灵山景区旅游发展,从“严守底线、产业协同、完善配套、风貌塑造”四方面书写和美乡村建设新篇章。
严守底线,谋划总体空间发展格局
群丰社区东依冠嶂山,西临龙眼泉,南濒西太湖,北靠秦履山,作为太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山景区)、太湖重要湿地、太湖(无锡市区)重要保护区、马山水源涵养区的重要区域,群丰社区具有高生态敏感性和重要性。规划谋定之初,严格衔接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林地保护等控制线,守牢生态保育和农业空间底线,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进。
产业协同,引入多元业态促进发展
01因地制宜,立足村庄农业资源禀赋,形成以茶果种植、高效稻米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体系。依托马山杨梅、翠冠梨、“太湖翠竹”茶叶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做强群丰社区本土特色农业品牌。
02发挥田园地景、山水格局优势,积极发展参与式农业、沉浸式采摘等农业休闲项目,结合村庄内部道路、流经河道、环山步道,构建慢行游线,汇入景区旅游体验体系。
03依托“灵山景区禅宗文化”,增强农旅项目的特色与吸引力。鼓励集体闲置资产积极引入高端民宿,打造“民宿+”产业模式,满足广大游客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实现农民增收。
04融合环太湖湾科创湾基因,植入乡村科创培训进修与研发等科创康养活动,引进多元业态,打开乡村振兴新赛道。
完善配套,提升村庄公共服务品质
基于群丰社区旅游产业旺盛这一现状,规划针对不同人群搭建服务网络,增设相应的服务设施。在满足村民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强化文旅融合,推进公共性、综合性文化服务,完善群丰社区旅游配套设施,并积极探索村庄发展新模式。以田园风光为底,禅文化为魂,积极开发乡村旅游品牌,借力灵山胜境,打造灵山脚下的禅意田园体验地,营造与灵山景区相匹配的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能力。
风貌塑造,描绘村景一体融合画卷,村域层面
基于 “山-水-林-园-田-村”的自然禀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合群丰社区内村庄的整体形态与山水资源,通过景观廊道、交通廊道的控制,营造显山露水的生态格局。
居民点层面
强化村、景风貌协调融合,推进村庄建筑风貌提升,把一个村作为一个景点来设计,在村内部,把一户农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打造,突出特色节点,整体形成了村景和谐共存、相映生辉的画面,增强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目前,群丰社区正在积极落实村庄规划成果,致力于将群丰社区打造为“村景和谐、禅文化内涵突出”的田园生活体验地;以建设“对外开放包容、对内舒适宜人的美丽村庄”为目标,科学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